嘉義市立仁高中手機攝影短影音製作研習課程讓學生從導演、演員到剪輯師,玩出短影音的創作力 講師吳鑫老師

這次受邀來到嘉義市立仁高中,開設一場「手機短影音實作課程」

——讓學生用手機創作,用行動學習

而在這場課程背後,我想特別感謝立仁高中的校長

從我們首次溝通起,校長就親自了解教學流程、學生特質與課程需求,

並明確表達:「希望學生不要只是聽講,而是能做出屬於自己的作品。」這份對教育現場的敏銳與用心,讓我非常感動。

教育從來不是單打獨鬥,而是多方信任的合奏。這次的課程,也因為校長的支持與信任,有了最理想的開場。


任務啟動:我們來拍一場《腕力大賽》

開場我簡短介紹了幾個熱門短影音範例,特別挑選學生容易有共鳴的題材。

學生的表情從一開始的無感,慢慢變成「有趣喔」、「這可以自己拍?」的眼神。

接著我宣布今天的挑戰任務:

「每一組要拍攝一支 10~15 秒的短影音,主題是《腕力大賽》,

但不限風格。你可以拍熱血對決,也可以拍反差喜劇,甚至可以加入劇情反轉、誇張表演,只要有創意,怎麼拍都可以!」

沒想到這句話瞬間點燃了教室裡的創作氣氛。


拍攝現場:導演力 × 腦洞力全面開炸

我給了每組一張分鏡草圖,讓他們先思考拍攝流程。不誇張,這群原本靜靜坐著的學生,一秒鐘就衝到黑板前開始畫分鏡、搶位置、分配角色。

有人開始討論特寫鏡頭,有人問我:「老師,我可以模仿拳擊比賽的畫面嗎?」、「我們能不能加入旁白效果?」

幾組甚至開始練習演戲,有人扮演裁判、有人當反派選手,還有一組上演「輸家突然大爆發逆轉勝」的戲碼。

攝影師用手機橫拍、推進、模擬慢動作,雖然不是專業,但他們拍得超認真!

我一直相信——創作的慾望只需要一個點火器,而這次的主題與教學方式,剛好就是他們的那一根火柴。


教學方法:一場讓學生「玩中學」的學習實驗

這次我使用以下教學節奏:

  1. 引起興趣:播放熱門範例影片(學生熟悉、願意模仿的風格)

  2. 明確任務指令:設定拍攝主題與成果要求(限時+主題+風格自由)

  3. 圖像分鏡繪製:分組構想腳本與畫面流程

  4. 拍攝實作:自由取景、導演、演出、拍攝(課室內完成)

  5. 剪輯教學:示範如何用CapCut完成音樂+字幕+特效

  6. 作品呈現與回饋:放映各組成果影片,班級票選+回饋

整體以實作為主,理論為輔,讓學生在「動手做」中學會鏡頭語言、時間掌握與團隊合作,也自然練到剪輯與節奏感。


學生作品觀摩:熱血、反轉、笑聲不斷

成果展示時間來了,每一組都輪流上台播放他們的影片。有組拍出有電影感的對決感;

也有組惡搞「以為自己贏了結果睡著」的荒謬劇情,讓全班笑翻。

甚至有組用上了場外「觀眾加油團」演出效果,拍出戲劇張力十足的片段,令人印象深刻。

這些影片雖然只有十幾秒,但每一支都凝聚了學生的想像力、動作設計與剪輯思維,他們在無壓力中完成一場完整的創作任務,真正學會了影像的語言。


吳鑫老師的教學備忘錄

這堂課我也給自己幾個提醒與觀察:

✅ 當課程結構清晰,學生反而能更自由揮灑創意
✅ 手機是一個最佳教具,只要設計得好,就能從遊戲進入學習
✅ 學習需要「任務感」,學生不是不想做,而是缺乏「做這件事會有成就」的想像
✅ 每個學生都是未被啟動的導演,關鍵在於我們給他什麼舞台


結語:一支短影音,點燃創作與自信

今天這堂課,不只是學拍影片。
它讓學生學會思考一個畫面怎麼說故事、怎麼安排節奏、怎麼和夥伴合作去完成一個任務。
這些能力,在AI時代也會成為最難被取代的創造力核心。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導演,只要願意拿起手機,生活就是一部可以拍出來的電影。

謝謝嘉義立仁高中,謝謝每一位參與的學生,也謝謝校長的全力支持與信任。
這不只是一堂課,更是一場關於信任、創作與青春的共同演出。

更多第一手的AI教學專欄訂閱我

邀請吳鑫老師延伸閱讀>>>

講師/演講/教學/課程/工作坊邀約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更多即時訊息歡迎加入粉絲團 ※  

吳鑫 Wu Shin

現任AI全方位學院/燃燒吧攝影魂AI學院創辦人,常受邀全國企業政府大專院校擔任手機攝影/手機拍片/AI攝影工作坊等教育訓練講師超過千場學經驗,於各大媒體均有專訪採訪報導,並著有《攝影眼的培養2》一書,致力推廣攝影影像教育,希望人人都能學會用影像紀錄生活中的美好,經營「燃燒吧攝影魂」網站超過1000萬人次點閱:shinphotos.com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