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推廣部《AI全方位應用實戰班》講師吳鑫老師 AI 不只是工具,它是你「夢想」與「世界」的溫暖橋樑
【吳鑫老師的教學日誌】AI 不只是工具,它是你「夢想」與「世界」的溫暖橋樑 —— 文化大學推廣部《AI全方位應用實戰班》深度心得
這次的課程,從報名開始就讓我感受到大家對 AI應用那份渴求的熱情。
而我始終相信,工具的最終目的,是讓每一個溫暖的靈魂,擁有實現夢想的力量。
我們不是來學習冰冷的程式碼,我們是來開啟屬於自己的、高效且充滿創造力的全新時代。
一、教學的初心:打破對「難」的迷思,開啟「人人可為」的 AI 實戰
許多朋友提到 AI,第一個反應是:「會不會很難?我沒有程式底子怎麼辦?」
在課程開始前,我總會先跟大家溫馨喊話:「放輕鬆!如果你會滑手機、會打字,你就已經具備了玩轉 AI 的基本能力。」
我的教學哲學,一直以來都是將「複雜的技術」轉化為「人人可用的方法論」。
這次文化大學推廣部的《AI全方位應用實戰班》設計,圍繞一個核心目標:讓學員從旁觀者,直接變成作品的產出者。
AI創作四大支柱(課程主線)
- AI 視覺生成:從文字到圖像,學會如何用精準的 Prompt(提示詞),將腦海中的畫面「視覺化」。
- AI 影音製作:從腳本、配音到畫面,建立高效的影片製作流程;把過去數週的工,濃縮到「一天完成框架」。
- AI 音樂/音效創作:為作品注入情緒與靈魂,生成符合情境、且無版權疑慮的專屬背景音樂。
- AI 簡報整合與優化:將上述素材專業整合到簡報中,讓提案「一次到位」兼具內容力與科技感。
教學堅持:每個環節都實戰操作+即時回饋。我期待看到的是:從生疏到分享、從緊張到互助、從「不敢問」到「主動示範」。那是學習氛圍真正被點亮的瞬間。
二、當夢想不再被「時間」限制
如果說課程中有什麼畫面讓我最難忘,那絕對不是我講了多麼厲害的技術,而是學員們親手實現自己想法的瞬間。
在「AI 音樂 × 簡報整合」的實戰環節,一位斜槓青年讓我印象深刻。他夢想為個人品牌製作宣傳片,但總卡在兩件事:找不到合適背景音樂、剪輯耗時過長。
- 他先用 AI 生成符合品牌調性的視覺圖像。
- 再以音樂生成工具輸入幾個情緒詞(如「活力」「明亮」),不到十分鐘產出長度剛好的專屬配樂。
- 把圖像與音樂快速組裝成片段,交給 AI 影片工具完成鏡頭轉場與節奏。
他看著我說:「吳老師,我原本打算花一個月外包,沒想到在課堂上就完成了。」那一刻,我看見的不只有效率的提升,更是焦慮感的消失與自信的歸位。
教學啟發:AI 的「溫暖力量」
- 它不告訴你不可能,而是為你搭起一座可行的橋。
- 它釋放的不是勞力,而是時間與專注力,讓你把資源投注於創意與判斷。
- 它降低了入門門檻,讓「想做的人」真正踏出第一步。
三、從「聽眾」到「實戰家」的思維轉變
學習 AI 應用,核心的改變不在於「工具」,而在於思維模式。我在實戰班中,特別引導三項關鍵轉變:
1)從「執行者」到「專案經理」
當 AI 承擔了 80% 的執行工作,我們要把目光拉回專案本質:專案目標、受眾情緒、品牌敘事、畫面構圖、轉換需求。與其糾結工具哪個濾鏡,不如問:這支影片要讓觀眾感受到什麼?
2)從「單兵作戰」到「高效協作」
把 AI 視為協作團隊:A 模組負責文案、B 模組負責視覺、C 模組負責音樂,並行推進、快速疊代。你的角色是導演與製片——分工、檢核、整合。
3)從「單一知識」到「跨域整合」
AI 打破領域邊界:講師也能是音樂人、剪輯師、視覺設計師;行銷人同時是腳本作家與分析師。跨域的整合力,正在成為未來職場的核心競爭力。
課堂小結:把注意力放在「對的問題」
- 這個專案要解決的核心是什麼?(目標)
- 交付標準與檢核項是什麼?(品質)
- 最小可行版本(MVP)如何一天內產出?(效能)
- 如何保存素材、復用模板?(系統化)
四、溫暖總結:AI 時代,別讓熱情被技術綁架
課雖然緊湊,但學員的投入與回饋,讓我感受到滿滿能量。我想傳達給大家的,不是 AI 的炫目技巧,而是它帶來的自由:
- 創作的自由:作品不再受限於你過去的工具熟練度,而是由想像力決定。
- 時間的自由:把重複、繁瑣交給 AI,把時間留給家人、學習、與深度思考。
- 夢想的自由:AI 降低門檻,讓更多「想做的人」真正「開始做」。
AI 不會取代創作者,但會用 AI 的創作者,將擁有更豐盛、更有效率的人生。
真正的 AI 教育,不是教你按哪個按鈕,而是幫你找回「原來我也能創造」的信心。那份信心,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珍貴的智能。
五、給讀者的溫馨喊話與展望
謝謝你讀完這篇分享。每一次教學,對我來說都是一次再學習與再充電。看到學員的成長,是我身為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就。我會持續推廣實用且有溫度的 AI 教學,因為我相信:知識的傳遞,能讓世界更美好一點,讓每個人的生活更有效率一點。
「你不需要是天才,只要擁有熱情與工具。從今天起,你的想像力,就是最溫暖的『無限生成器』。」
附錄:課後常見 Q&A
Q1:沒有程式背景,可以學會 AI 實作嗎?
可以。課程以任務導向與模板實作為主,手機+筆電就能完成作品。你只需會打字、會描述需求,AI 就能協助你跨越技術門檻。
Q2:我做品牌/行銷,該如何在工作中落地 AI?
- 以內容日曆為中樞:規劃月/週主題 → 批次生成文案 → 批次生成圖像與短片。
- 建立素材庫與命名規範:顏色、字體、Logo、片頭尾、BGM 節奏。
- 用MVP 心法快速上線:30% 完成也先上線,再用數據驅動迭代。
Q3:學完之後,如何持續精進?
-
- 每週固定 1 次「專案還原」:重做一次課上作品,加入 1 個新元素。
- 建立「Prompt 筆記庫」:依情緒、鏡頭、構圖、語氣歸檔。
- 與同學共學:互換模版、互評彼此的輸出成果。
更多第一手的AI教學專欄訂閱我


邀請吳鑫老師延伸閱讀>>>
講師/演講/教學/課程/工作坊邀約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更多即時訊息歡迎加入粉絲團 ※
吳鑫 Wu Shin
現任AI全方位學院/燃燒吧攝影魂AI學院創辦人,常受邀全國企業政府大專院校擔任手機攝影/手機拍片/AI攝影工作坊等教育訓練講師超過千場學經驗,於各大媒體均有專訪採訪報導,並著有《攝影眼的培養2》一書,致力推廣攝影影像教育,希望人人都能學會用影像紀錄生活中的美好,經營「燃燒吧攝影魂」網站超過1000萬人次點閱:shinphotos.com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