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北區國稅局社群經營 Canva 海報設計活動行銷應用課程 講師吳鑫老師 從宣導到設計:讓活動更有溫度
桃園北區國稅局社群經營 Canva 海報設計活動行銷應用課程 講師吳鑫老師
一、從宣導到設計:讓公共服務更有溫度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政府機關若要有效傳遞政策訊息,必須突破傳統的公告式宣傳,轉向更具「美學」與「行銷」思維的方式。
這次於桃園北區國稅局舉辦的 「社群經營 Canva 海報設計與行銷應用課程」,正是一個精彩案例。
課程以「統一發票 APP 宣導」與「活動宣傳海報設計」為核心,透過 Canva 的操作與設計概念,
讓參與者學會如何把政策訊息轉化為能吸引眼球的視覺作品。
過去,許多政府宣導文宣往往流於制式,文字多、圖像少,導致民眾難以第一時間接收重點。但這次的課程讓大家意識到,
設計不只是排版,更是訊息溝通的橋樑。一張簡單卻有質感的海報,能夠大幅提升政策的能見度與接受度。
二、課程體驗:從工具到觀念的雙重收穫
1. 操作面:人人都能上手的 Canva
Canva 最大的特色就是「零基礎也能設計」。課程中,講師帶領學員從帳號註冊、版型挑選,到文字排版、配色原則,逐步操作。
現場氣氛非常熱絡,許多原本擔心「自己不懂設計」的學員,在短短 120 分鐘內就能完成一張完整的宣導海報,甚至有人開始嘗試替換字體、加入動態元素,讓作品更具特色。
這樣的「快速上手」帶來了高度的學習成就感。
2. 美學面:視覺設計背後的邏輯
如果只停留在「會用工具」,那麼作品容易千篇一律。因此課程特別強調了美學概念,包含:
-
配色原則:如何善用國稅局既有的標準色,並搭配中性色調,避免視覺混亂。
-
字體選擇:標題字體要醒目,內文字體則需保持易讀性。
-
版面結構:運用「視覺焦點三角形」原則,讓觀者的目光自然由主標、副標到行動呼籲。
-
圖片應用:政策宣導需要貼近生活,選圖時要考慮民眾日常情境,例如掃描發票、手機操作的畫面。
學員普遍反映,這部分是過去最少接觸到的內容,也是讓他們覺得最有價值的收穫之一。因為它直接點出了「設計不只是好看,更是好用」。
三、案例應用:統一發票 APP 宣導海報
課程中特別安排了實作主題:「設計一張統一發票 APP 宣導海報」。這個題目不僅貼近國稅局的業務,也具備明確的政策推廣需求。
許多學員的設計充滿創意:
-
有人以 「環保+便利」 為切角,設計了「少用紙張、隨時對獎」的簡潔海報。
-
也有人強調 「人人可用」,用手持手機的插圖,呈現操作 APP 的簡單流程。
-
還有人直接設計成 社群貼文尺寸,加入 QR code,讓民眾能立刻掃描下載。
透過這個練習,大家體會到 「一張海報能否被記住,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快速傳達價值」。從設計到訊息的整合,每個細節都需要用心。
四、課程中的啟發與反思
這堂課給了我三個深刻的啟發:
-
政策行銷需要設計思維
公部門過去強調「正確性」與「完整性」,但忽略了「親和力」。如今藉由 Canva 這樣的工具,搭配美學概念,能讓政策宣導更貼近民眾語言,形成雙向互動,而不只是單向公告。 -
工具 democratization(民主化)
Canva 的普及,象徵設計力不再是專業人士的專利。就像這次的學員,不論背景,短時間內都能創作。這讓公部門的第一線同仁,在執行宣導時擁有更多自主性,不必完全仰賴外包廠商。 -
從作品到社群的延伸
海報不只是印出來貼在佈告欄,更要思考數位平台的應用。Facebook、Line 社群、IG、Threads 等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受眾與尺寸需求。這次課程提醒了大家,要把一張設計好的作品,延伸為多種格式,才能發揮最大的行銷效果。
六、結語:讓政策宣導更有生命力
這場 「社群經營 Canva 海報設計與行銷應用課程」 不僅是一堂工具教學課,更是一場理念啟蒙。
它讓我們看到,原本看似生硬的政策內容,也能透過設計與行銷,變得溫暖、有趣、貼近人心。
在數位時代,政府單位若能把「政策」轉化為「視覺故事」,再透過社群廣泛傳播,
將能讓民眾更容易理解政策價值,進而願意採取行動。這正是「設計賦能公共服務」的最佳詮釋。
更多第一手的AI教學專欄訂閱我


邀請吳鑫老師延伸閱讀>>>
講師/演講/教學/課程/工作坊邀約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更多即時訊息歡迎加入粉絲團 ※
吳鑫 Wu Shin
現任AI全方位學院/燃燒吧攝影魂AI學院創辦人,常受邀全國企業政府大專院校擔任手機攝影/手機拍片/AI攝影工作坊等教育訓練講師超過千場學經驗,於各大媒體均有專訪採訪報導,並著有《攝影眼的培養2》一書,致力推廣攝影影像教育,希望人人都能學會用影像紀錄生活中的美好,經營「燃燒吧攝影魂」網站超過1000萬人次點閱:shinphotos.com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