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影片評審老師沒跟你說的秘密:為什麼他得第一名?得獎的關鍵要素?
近幾年也陸續參與當過各地影片比賽的評審老師、攝影比賽的評審老師
說實在當評審真的很不容易,如果要我當講師跟當評審,我還是比較喜歡當講師
因為能跟學生一起參與互動學習創作比較有趣
當評審比較像是在改考卷,比較是老師獨自面對大家的作品
當評審也有優點啦~就是能看別人的作品,了解目前的當地文化產業趨勢
及大眾創作應用技術能力與媒體表達技巧
每一年一定都會比去年更好,技術會更新、人才會倍出、長江後浪會推前浪
這也是件好事
各地評審的機制通常會找領域的專家達人老師來做評審
也有主辦單位的上級長官也一起加入
評審總人數通常以奇數為單位3人、5人、7人等
這樣比較不容易有同分同名的狀況
要說決定第一名的因素是什麼?
老實說以過去我自己也參與過破百場比賽紀錄
有些有得名,也有很多是沒有得名的
難道說沒得名的作品就很不好嗎?
有得名的作品一定就超厲害?
其實比賽是個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是有一定的條件及範圍限制
包含比賽的主題內容、比賽的項目、比賽的對手年齡層
比賽的使用工具、比賽的時間、比賽的評審老師等
都是變數
也就是說能不能得獎,不完全百分之百看實力
有時候也需要點運氣,還有多元的綜合能力
但唯一不變的真理是,有參賽就會有機會
跟買樂透對發票是一樣的,有買有機會,沒買沒機會
但畢竟比賽不是賭,當然要提高比賽得獎機率
7成的實力還是要有,3成靠運氣
再來還要有一個重要的概念
比賽是個比較級相對的概念
也就是說你只要是這個比賽較為優秀者就能勝出
白話的說就是你不用是世界冠軍,你只要是這個比賽的冠軍也是冠軍
因為比賽也有時間與地方、年齡層的限制
就好像青少盃不會直接跟大聯盟來對打
彰化縣的比賽不會跟基隆市的比賽來對打
所以參加比賽要做的事情不是把作品做完美
而是要想這個比賽需要的是什麼?主辦單位想看到什麼作品
簡單來說: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作品、而是讓你的作品解決主辦單位的問題
畢竟辦一場比賽也是需要龐大的預算跟經費
當然不是無條件的開放民眾做自己的創作
而是能夠借用民眾的創意與能力來協助主辦單位有更多元的題材作品
進而達到行銷曝光及作品展示推廣的目的
所以要能得獎一定要知道主辦單位及評審老師預期期待什麼樣的作品?
除了技術很重要之外,大多有入圍的技術上基本上都是中間以上水準
再來要勝出的關鍵大多跟「行銷」有關
因為最後得獎的作品通常是要拿來對外公開宣傳展示用途
如果作品沒有達到「行銷推廣」的用途,基本上這支影片沒有太大的價值
也就是說除了作品「要好看」還要能「有用有效」
相信很多創作者都很優秀
再磨練技術上的部分之外,也可以多掌握流行趨勢
與行銷等多元的媒體應用
所以說創作這件事情除了要有「美感之外」
也要多一層思考,讓作品附加更多的價值
多一點「故事」「創意」「共鳴」「記憶點」「獨特性」等
都是能夠讓作品更上一層樓的關鍵
你也準備好參加投稿比賽了嗎?
掌握評審的口味也很重要,雖然評審老師名單通常不對外公開
但通常每個領域的評審老師大多是這個圈子裡的達人
有些老師會喜歡的你作品
有些老師可能覺得你的作品還好
所以這部分也要看運氣
其他部分就得靠自己
可以參考歷屆得獎作品找出方向感
另外也可以參考不同比賽的作品作為學習參考對象
你就能抓出大概得獎的方向與指標
最後比賽勝負不是最重要的
每年多達數百場比賽,一場的失落不代表失敗
再投就好,也許在這裡沒拿第一名,說不定換個地方你也是冠軍
最重要的事
下一次比上一次更好
最後跟你分享棒球傳奇人物 鈴木一朗 的名言
「我從不因為四、五天的失敗,就認為過去一整年所做的努力都是白費。」
「因為我該做的準備都做了,所以就算被三振我也不覺得羞愧。」
「與其用粗棒打到不該打的地方而出局,我寧願用細棒揮棒落空。」
祝福大家參與比賽都能保持平常心
參賽同時也能開心地享受創作的樂趣
最後別忘了喜歡我的文章影片
我們下集見
掰掰
更多最新專欄將同步分享在此社團,好康不漏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953218624867165
延伸閱讀>>>
講師/演講/教學/課程/工作坊邀約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更多即時訊息歡迎加入粉絲團 ※
吳鑫 Eric 老師
現任燃燒吧攝影魂創辦人,常受邀全國企業政府大專院校擔任手機攝影/手機拍片/攝影工作坊等教育訓練講師近千場教學經驗,於各大媒體均有專訪採訪報導,並著有《攝影眼的培養2》一書,致力推廣攝影影像教育,希望人人都能學會用影像紀錄生活中的美好,經營「燃燒吧攝影魂」網站超過7百萬人次點閱:shinphotos.com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