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影音 vs. 長影音數據資料分析全解析。了解影片內容趨勢大數據
🎬 短影音 vs. 長影音數據全解析
1. 整體趨勢
-
89% 企業已使用影片行銷,且影片在行銷組合中的比重持續攀升【Wyzowl 2025】。
-
全球觀眾 影片觀看時數逐年增加,不論短片或長片,皆為「必備內容型態」【Wyzowl 2025】。
2. 流量與觀看行為差異
短影音(TikTok/Reels/Shorts)
-
觸達力強:互動與觸及普遍高於長片,是年輕世代與消費者探索商品的第一選擇【HubSpot 2024】。
-
完播率高:YouTube Shorts 平均留存 73%;影片 <20 秒時,42% 的觀眾會完整看完【Zebracat 2025】。
-
新規提醒:2025/3/31 起,YouTube Shorts 觀看次數計算方式改為「起播即算」,但收益仍看「有效觀看 (Engaged Views)」【The Verge 2025】。
長影音(YouTube)
-
總觀看時數仍靠長片:YouTube 超過 70% 的觀看時間來自長片,單次平均觀看時長是短片的 3–4 倍【Mediacube 2025】。
-
深度內容優勢:30–60 分鐘的教學型內容,佔據平台最高的總觀看時間份額【Wistia 2025】。
3. 觀眾偏好
-
37% 消費者偏好短影音探索產品,僅 8% 偏好長片,另有 17% 喜歡直播【HubSpot 2024】。
-
Instagram:雖然互動率整體下降,但 Reels 的互動率仍是最高(約 0.5%/每貼文),留言率也較佳【Socialinsider 2025】。
4. 完播率基準(VCR Benchmark)
-
短片 <30 秒:70% 以上視為健康。
-
30–60 秒短片:60–70% 為佳。
-
YouTube Shorts:平均留存 73%,短於 20 秒影片的完播率可達 40%+【Zebracat 2025】。
-
YouTube 長片:平均留存 50% 左右 已屬不錯,特別重視「前 30 秒保留率」【Sendible 2025】。
5. 教學應用建議(課堂可直接使用)
-
短片策略:15–30 秒最適合;開頭 2 秒必須強鉤子;一支短片只傳達一個訊息。
-
長片策略:善用章節錨點、故事結構,提升「平均觀看時間」與「保留率」。
-
平台互補:短片用於拉新測題;長片用於承接與轉化。
-
Instagram:Reels 負責曝光,輪播負責深度保存與 SEO。
📌 主要資料來源
-
Wyzowl – Video Marketing Statistics 2025【Wyzowl】
-
HubSpot – How Video Consumption Is Changing (2024)【HubSpot】
-
Mediacube – YouTube Shorts vs. Long-form 2025【Mediacube】
-
Zebracat – YouTube Shorts Statistics 2025【Zebracat】
-
Socialinsider – Instagram Benchmarks 2025【Socialinsider】
-
Sendible – Video Marketing Benchmarks 2025【Sendible】
-
The Verge – YouTube Shorts 計數方式更新 2025【The Verge】
-
Wistia – State of Video 2025【Wistia】
📊 台灣目前可得的短影片相關數據與洞察
指標 | 數據/觀察 | 出處 | 可應用方向 |
---|---|---|---|
短影片觀看型態偏好 | 台灣社群影音使用者中,有約 92% 會觀看直式短影片。這顯示直式短影音在形式上已經被大多數受眾接受為主流。 deepView 深視數位行銷 | DeepView 台灣報告 “傳統影像製作已死…”deepView 深視數位行銷 | 強調直式影片格式;課堂可建議學員至少有一條直式短片版本以測試受眾反應。 |
互動率比較 | 在台灣文案/社群分析中,短影片(短內容)比長影片的 參與度高出約 2.5 倍。這裡的「參與度」包含點讚、分享、收藏、留言等互動型行為。 iBuzz | i-Buzz 社群/本地報導iBuzz | 課堂上可以設定互動 KPI(例如:分享 + 留言率)比重為短影片的重要指標。 |
廣告/品牌訊息傳遞效率 | Meta 研究(台灣市場應用情況)指出:6 秒短廣告比 30 秒長廣告更容易吸引觀眾注意,回頭率高出 11%、廣告效益提升 12%、完播率約為長廣告的 2.7 倍(即 271%)左右。 deepView 深視數位行銷 | DeepView 本地報導deepView 深視數位行銷 | 在做品牌宣傳或廣告時,可以嘗試極短影片(5-10 秒)來測試視覺/訊息鉤子的效果,再視結果放大拍長廣告或說明影片。 |
內容偏好類型 | 在台灣短影片生態中,「日常/美食/生活/穿搭」等輕鬆型內容非常受歡迎;這些主題在短影片的熱門類型裡佔比高。 kolr | KOL Radar AI + 地方報導kolr | 課堂可建議學員先從輕鬆類型切入(生活分享、美食、日常場景),用這些題材測試受眾關注與完播/互動行為,再試教育性或深度型內容。 |
更多第一手的AI教學專欄訂閱我


邀請吳鑫老師延伸閱讀>>>
講師/演講/教學/課程/工作坊邀約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更多即時訊息歡迎加入粉絲團 ※
吳鑫 Wu Shin
現任AI全方位學院/燃燒吧攝影魂AI學院創辦人,常受邀全國企業政府大專院校擔任手機攝影/手機拍片/AI攝影工作坊等教育訓練講師超過千場學經驗,於各大媒體均有專訪採訪報導,並著有《攝影眼的培養2》一書,致力推廣攝影影像教育,希望人人都能學會用影像紀錄生活中的美好,經營「燃燒吧攝影魂」網站超過1000萬人次點閱:shinphotos.com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