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見的未來》 一場屬於你我他的重新定義與覺醒,AI來了,我們不會被取代,只會被喚醒:寫給每個想重新開始的人

《我所看見的未來》一場屬於你我他的重新定義與覺醒

未來是什麼樣子?
每個人都有不同答案。

對學生來說,未來可能是「不知道自己該讀什麼系」;
對上班族來說,是「努力了,卻覺得人生沒有出口」;
對創作者來說,是「每天發文、剪片,還是怕自己被演算法淘汰」;
對父母來說,是「孩子一直滑手機,我該怎麼辦?」;
對年過五十的大哥大姊來說,是「我還有可能重新開始嗎?」

我走過很多教室,也走進很多人的故事裡。
在這些對話與眼神之間,我漸漸看見──
未來,不只是一種科技發展的想像,更是一種人與人如何連結、與自己如何相處的選擇。


未來不是科技對人的挑戰,而是人如何與科技共舞

我所看見的未來,不是AI取代我們,而是:

  • 小學生用ChatGPT寫科普童話,學會邏輯與創造;

  • 老師用Canva設計教案,把抽象的知識變得有溫度;

  • 父母不再怕孩子沉迷螢幕,而是一起製作一支家庭紀錄片;

  • 銷售員用手機拍下一段「自己的故事」,在網路上得到信任與訂單;

  • 剛轉職的年輕人,用AI工具做出第一個作品集,重拾對未來的信心。

未來不屬於「會用最新工具的人」,而是屬於願意用工具,說出自己故事的人。


我所看見的未來,是重新定義「成功」這件事

我們過去以為成功是年薪百萬、粉絲十萬、作品上熱門,但現在的我看見的是:

  • 有學生告訴我:「我用手機拍下阿公說話的樣子,怕以後想聽也聽不到。」那支影片只有10個讚,卻讓全家人紅了眼眶。

  • 有學員說:「老師,我第一次做出圖卡,媽媽竟然說我很有設計天分!」

  • 有退休老師說:「我用AI做出自己的旅遊紀錄書,才發現,我不是沒創意,只是以前沒工具。」

未來的成功,不再是誰看見你,而是你看見了誰、記錄了什麼、留下了什麼。


我所看見的未來,是每個人都能「再一次開始」

我們會越來越習慣轉換跑道,斜槓、創作、副業、教學、轉職,這些詞不再陌生。
而我也相信──無論幾歲、什麼身份,你都值得擁有一個「再一次開始」的機會。

  • 也許你是老師,開始拍影片教學生解題;

  • 也許你是餐飲業者,開始經營品牌的社群;

  • 也許你是家長,開始記錄親子的每個第一次;

  • 也許你是照顧者,也能用圖卡傳遞正念與陪伴;

  • 也許你是青年,也能用AI創作影像詩、打造個人作品集。

未來,不會只有一種樣子,但一定有一條路,屬於你獨特的聲音。


我所看見的未來,是「人味」的時代回歸

我們會被科技推著走,但我們更需要彼此停下來說聲:

  • 「我也有過迷惘」

  • 「我也從零開始過」

  • 「我懂你這一步走得不容易」

因為未來,是靠我們彼此理解、彼此陪伴、彼此相信所構築出來的。
不是最快的贏,而是願意拉別人一把的人,贏。


如果你問我,未來會變得多厲害?

我反而更想說:

「未來不需要你變得完美,未來只希望你願意開始。」

願意學一個新工具、寫下一段感想、記錄一場對話、分享一點觀察……

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會在未來,變成你與世界連結的橋樑。


最後,我把我所看見的未來,濃縮成這四句話:

🌱 「每個人都能創作,不只是被觀看。」
🌱 「每種生活都有價值,不只是跟上潮流。」
🌱 「每段故事都能被記錄,不只是靠演算法。」
🌱 「每個人都能開始,不論現在你站在哪裡。」


這,就是我所看見的未來。
有科技,但更有溫度;有工具,但更重視人心;有挑戰,但更相信陪伴。

我會繼續在路上──教學、紀錄、創作、陪你一起前行。

因為我相信,
未來不是我一個人看見的,
而是我們一起寫出來的。

—— 吳鑫老師 

更多第一手的AI教學專欄訂閱我

邀請吳鑫老師延伸閱讀>>>

講師/演講/教學/課程/工作坊邀約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更多即時訊息歡迎加入粉絲團 ※  

吳鑫 Wu Shin

現任AI全方位學院/燃燒吧攝影魂AI學院創辦人,常受邀全國企業政府大專院校擔任手機攝影/手機拍片/AI攝影工作坊等教育訓練講師超過千場學經驗,於各大媒體均有專訪採訪報導,並著有《攝影眼的培養2》一書,致力推廣攝影影像教育,希望人人都能學會用影像紀錄生活中的美好,經營「燃燒吧攝影魂」網站超過1000萬人次點閱:shinphotos.com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