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學推廣部 手機短影音實戰班 影片拍攝與剪輯製作課程 講師吳鑫老師 看見每個人心中的影像力量
從「不會」到「有作品」:我在文化大學推廣部,看見每個人心中的影像力量
每一次站上講台,我都提醒自己:我不是在「教軟體」,而是在打開每個人心中的影像開關。
一、教學的初心:打破「專業門檻」的迷思
我從事攝影與影像教育多年,從單眼相機到手機拍片,工具一直在變,核心卻不變:技術是為表達服務;效率是為行動鋪路。
過去拍片剪輯常被貼上「高門檻、高成本」的標籤——昂貴器材、複雜軟體、冗長學習曲線。
短影音時代讓我們擁有了更平易近人的入口:把手機變成隨身影像工作室。
在課程設計上,我刻意捨棄繁瑣術語,轉向建立學員的「內容直覺(Content Intuition)」:
- 看到場景,能立刻判斷機位與運鏡。
- 腦中有想法,能迅速拆成15–30 秒微故事腳本。
- 拍攝當下就能預想剪輯節點與節奏。
當我們拉平學習曲線、降低工具複雜度,真正被解放的是表達欲與創作膽量。因此,即使是密集的一整天,現場依然是充滿笑聲、探索與專注的流動狀態。
二、實戰現場:教室變成「一日網紅」的片場
既然是「實戰班」,我們拒絕只放示範影片。我堅信:動手做,是最短的學習路徑。
2.1 運鏡思維重建:從錄影到說故事
很多學員一開始會把手機端平、畫面固定。於是我們從幾個簡單的練習開始:
低角度蹲拍、平移推拉、POV 主觀視角。當大家嘗試以不同高度、距離與速度「說話」時,教室的走廊、窗邊、甚至一張桌子都成了敘事舞台。
- 低角度+慢推:營造宏大與莊重的質感。
- 快切:加速臨場感,適合日常紀錄與開箱。
- 前景借位+走位:用景深層次帶出情緒與節奏。
看到學員從「錄」畫面到「寫」畫面,轉換為有意識的視覺語言,那份專注與驚喜,正是創作信心的誕生。
2.2 腳本企劃:三秒黃金與微故事節奏
我們拆解短影音黃金三秒抓眼法則與微故事 5 段式(勾子 → 情境 → 行動 → 轉折 → 餘韻)。要求每位學員把 60 秒內容濃縮到 15–30 秒,並保有清晰脈絡。
- 勾子(0–3s):一句金句/畫面反差/疑問拋出。
- 情境(3–6s):建立場景與人物動機。
- 行動(6–12s):展示步驟或關鍵畫面。
- 轉折(12–20s):亮點補強或錯誤示範對照。
- 餘韻(20–30s):結論金句+行動呼籲(CTA)。
這不只是剪輯技巧,更是邏輯與節奏的訓練:用最少鏡頭說清楚,讓觀眾停留且願意分享。
2.3 即時驗收:從無到有的成就時刻
課程尾聲,我給出明確時限與素材要求,讓大家使用常見工具在現場完成成片(含音樂、字幕、節奏),並依序上投影幕發表與互評。每一次的掌聲都是對勇敢表達的肯定。
「你的第一支作品,永遠比零支作品更有力量。」
三、工具與心法:App 是手段,內容才是靈魂
工具不是重點,觀點才是重點。
- 工具極簡主義:以最少工具完成可複製流程。
- 內容第一性原理:先有訊息價值,才談視覺包裝。
- 節奏即態度:剪輯不是堆特效,而是呼吸與停連。
當你把焦點從「加什麼濾鏡」轉成「觀眾為何要看?」,影片便有了靈魂與方向。
四、學員群像:熱情與跨界的力量
這次學員組成多元:上班族、創業者、父母與行銷人。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勇於嘗試的人:他們不怕作品不完美,只在意「我想傳遞什麼」。
課後,大家紛紛定下下一步:
- 把副業商品拍成短銷售片,學會自然帶出賣點。
- 把旅行 Vlog 精煉為故事剪影,送給重要的人。
- 將家庭日常製作成暖心紀錄,在群組分享。
我相信,影像教育的本質,不是把你變成攝影師,而是讓你能用影像留下生活的溫度。
五、延伸思考:短影音的未來在「真誠」
技術變快、特效層出不窮,但觀眾真正珍惜的,始終是真實與共鳴。請經常自問:
- 故事是什麼?(我想讓觀眾帶走什麼)
- 情感是什麼?(我要讓他們感受到什麼)
- 為何要看?(對觀眾的具體價值是什麼)
當你的影片能回答這三件事,就已經踏上了長期創作的正軌。
六、結語:燃燒你的影像魂,讓創作成為生活一部分
感謝文化大學推廣部提供優質場地與行政協力,也感謝每一位把週末投入學習的你。走出教室後,請記得:
你的手機,不只是通訊工具,更是你專屬的導演、攝影與剪輯師。
當你開始記錄生活,生活就開始記錄你。
期待在社群上看到你們的作品持續發光;若你在創作上遇到任何卡關,歡迎標記或私訊我——我們是彼此的創作同伴。
常見問題(FAQ)
Q1:完全新手能跟上嗎?
當然可以!課程從內容直覺與運鏡基本功開始,搭配可複製的腳本框架與示範檔,一步一步完成你的第一支作品。
Q2:需要帶什麼設備?
一支能錄影的手機即可;若有耳麥、簡易腳架會更好。重點不在器材,而在觀點與節奏。
Q3:課後如何持續精進?
我建議每週至少完成1 則 15–30 秒作品,並練習三種鏡頭語言(移動鏡頭/POV/前景借位)。用固定題材檢視進步曲線。
更多第一手的AI教學專欄訂閱我


邀請吳鑫老師延伸閱讀>>>
講師/演講/教學/課程/工作坊邀約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更多即時訊息歡迎加入粉絲團 ※
吳鑫 Wu Shin
現任AI全方位學院/燃燒吧攝影魂AI學院創辦人,常受邀全國企業政府大專院校擔任手機攝影/手機拍片/AI攝影工作坊等教育訓練講師超過千場學經驗,於各大媒體均有專訪採訪報導,並著有《攝影眼的培養2》一書,致力推廣攝影影像教育,希望人人都能學會用影像紀錄生活中的美好,經營「燃燒吧攝影魂」網站超過1000萬人次點閱:shinphotos.com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