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師三不原則:不提供簡報檔/不提供課程錄影/不提供實體遠距同步【講師不是供應商】停止無止盡索求,還專業一個尊嚴
講師三不原則:不提供簡報檔/不提供課程錄影/不提供實體遠距同步【講師不是供應商】停止無止盡索求,還專業一個尊嚴
近年來,教育訓練產業中,出現了一個令人憂心的現象:講師的專業價值,正被一波波無止盡的「額外索求」侵蝕。
講義要原檔、簡報要全開放、課程要全程直播錄影、甚至要試教、要多次會議、要額外評測……
彷彿講師不是被尊重的專業人才,而是一個「外包供應商」,交付不只是課程,而是一整包可無限複製、無償轉授的內容資產。
這樣的風氣,正在悄悄扭曲教育產業的生態,對講師、對學員、對政府與企業主辦單位,都是一場集體傷害。
一、從「尊重專業」到「無止盡索求」:失衡的產業現象
過去,邀請講師授課,是看重其專業經驗、知識深度與授課魅力。
主辦單位在意的是學員能否學到東西、現場氛圍是否活絡、課後能否真正帶來改變。
但近年來,愈來愈多單位將「講師合作」視為一筆「採購案」:
-
要講義原檔:方便改作、甚至二次使用。
-
要簡報可編輯檔:不再只要 PDF,而是要能「直接改」。
-
要全程錄影、開放存檔:當作教材或內部分享,不談版權、不談授權費。
-
要試教、評測、多次會議:不計講師準備成本,免費付出成為「常態」。
這背後有兩個推手:
-
公部門標案導向:為了績效報告,要求更多可量化、可交付的項目。
-
市場供過於求:部分講師或仲介為了搶案,願意無償附加條件,養壞市場胃口。
結果,講師被迫背負額外成本、知識產權被忽視、教學專業被廉價化。
二、為何這是產業陋習?三大負面影響
1️⃣ 侵蝕專業尊嚴
講師的核心價值是「知識傳遞」與「現場教學設計」。
過度要求原檔、錄影、免費試教,等於將講師多年心血當成可以任意複製的商品,卻未給予合理授權與尊重。
2️⃣ 扭曲教學品質
當講師為了應付無數前置會議、修改簡報,時間被壓縮、準備成本增加,反而無法專注課程本質,影響學員學習效果。
3️⃣ 破壞產業生態
當越來越多講師屈服於「要案子就得妥協」的模式,價格戰、免費附加價值成為常態。
最終,真正有專業、有內容的講師被迫退出市場,教育訓練產業變成低價外包市場,品質下滑、惡性循環。
三、政府與主辦單位該重視什麼?
教育訓練不是買一份「文具用品」,而是購買知識、經驗與專業服務。
政府、企業主辦單位若要改善這個陋習,應做到:
-
訂立合理合作規範
-
不強制要求講師提供原檔簡報。
-
錄影須事先談妥授權範圍與費用。
-
課前會議應有合理時數費或明確限制。
-
-
採購標準納入「專業尊重」指標
-
不是比誰給得多、誰免費附加最多,而是比「誰的課程最適合、最能帶來改變」。
-
-
推動產業自律公約
-
與講師協會、培訓平台合作,訂定「尊重講師智慧財產與授課權益」的標準條款。
-
四、新進講師的自我提醒:守住底線,維護生態
每一位剛入行的講師,都希望多一些機會,願意配合單位各種要求。但請記得:
-
你的簡報、講義是你的作品,不該被當成「可免費轉售」的檔案。
-
你的時間與專業有價,額外錄影、試教、評測規劃,都應有明確計費。
-
你今天讓渡的底線,會成為明天整個市場的價格。
守住界線,不只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這個行業的未來。
✍️ 結語:專業需要被尊重,教育才能有價值
教育訓練不是零件工廠,講師不是供應商。
如果我們繼續默許「無止盡索求」成為常態,將換來一個沒有專業講師願意投入的產業。
我們呼籲 政府單位、企業主辦方、培訓平台:
在採購流程裡,納入對講師專業與智慧財產的尊重;
也呼籲 每一位新進講師:勇敢拒絕不合理要求,讓專業回歸價值,讓教育回到應有的高度。
更多第一手的AI教學專欄訂閱我


邀請吳鑫老師延伸閱讀>>>
講師/演講/教學/課程/工作坊邀約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更多即時訊息歡迎加入粉絲團 ※
吳鑫 Wu Shin
現任AI全方位學院/燃燒吧攝影魂AI學院創辦人,常受邀全國企業政府大專院校擔任手機攝影/手機拍片/AI攝影工作坊等教育訓練講師超過千場學經驗,於各大媒體均有專訪採訪報導,並著有《攝影眼的培養2》一書,致力推廣攝影影像教育,希望人人都能學會用影像紀錄生活中的美好,經營「燃燒吧攝影魂」網站超過1000萬人次點閱:shinphotos.com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