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11件事

1472814_701118396579681_2099327588_n  

張忠謀在2007年的交大新生入學典禮演講上,提出了大學生要做的11件事,他認為:這個世代要先打破迷思,

因為進了一個好的大學不等於鐵飯票,以後成功的機率也不一定比別人高。競爭邏輯在改變,但不變的是持續的努力。
以下是張忠謀認為大學四年,大學生應該要多花心思的11件事:

一、養成一個終生的、健康的生活習慣
錯過了大學四年這段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時期,以後要再擁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恐怕將更不容易。而沒有健康,一切都不用談。

二、「培養志願」,為自己許一個更細微的志願
例如,你未來要走哪一個行業?要在政治上、法律上、科學上、學術上還是到企業界?這個就是志願。無論是哪一類的志願,一旦有了志願以後,學習會比較有方向。

三、用功學習
建議在專業領域上花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時間即可;另外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時間則可以用來學習與你們的志願相關的東西,但不在你的專門領域裡頭。

四、學習的時候不要背書,要徹底了解
徹底了解比你看多來得重要。而且千萬不要僅靠你的記憶力背書,背書只是通過考試的一個辦法而已。

你目前的人生已經通過了種種考試,之後的人生不是挑一個習題或者寫一篇短文的這種考試。未來你人生中的每一天可能都在考試,但那些考試是需要徹底了解與融會貫通的。

五、學會「獨立思考」
所謂的獨立思考就是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看了什麼文章,或者聽了一個演講就認為是這樣。看了文章或聽了名人的演講後,要去想他講的是不是事實?然後去找另外一個來源來求證。

六、學創新
培養創新的途徑其實就是徹底了解、用功學習與獨立思考,這三件事與創新有強烈的正相關。

七、學中文
雖然大學生的中文已經學了十八年,但他們缺乏「聽」跟「講」的能力。大學生要訓練自己「傾聽」的能力,與「有邏輯的解釋一件事情」,甚至是「有說服力地表達一件事情」。

八、學英文
學中文要注意的是「聽跟講」,學英文則是要多注意「讀跟聽」。要期許自己能夠做到讀英文跟讀中文一樣地流利。

九、學習世界
學習世界的前提是要有一定的英文能力,可以學習閱讀《國際先鋒論壇報》、《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還有美國的《Business Week》等。

十、學演講、學辯論
演講是講,辯論又是聽又是講。電視上有很多時論者, 他們的演講技巧很好,簡直是口若懸河,但是內容不見得那麼豐富,演講跟辯論需要技巧,更需要內涵。

十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做一個「誠與信」的人
「誠」就是不講謊話,不是只對你熟的人不講謊話,而是任何時候都不講謊話。「信」就是你說要做什麼,你就會不計代價來完成。

讓自己內心強大的九句話!

一、 心甘情願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能吃虧的人,人緣必然好, 
人緣好的人,機會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兩次機會,足矣!

二、愛佔便宜的人,終究占不了便宜,撿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 
你看那些一到買單就上廁所或錢包半天掏不出來的聰明人, 基本上都沒啥成就。

三、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 
朋友聚會時,三句話不離自己和自家的人,是蝸牛轉世, 
內心空虛、自私。心裡只有自家的事,其他的事慢慢也就與他無關。

四、只有惜緣才能續緣。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其實有緣才能相聚, 
親人多半是前世的好友,好友多半是前世的親人,給你帶來煩惱的, 
多半是你前世傷害過的。因此切記: 善待身邊的親人,關心身邊的朋友,寬恕那些傷害你的人。這就是因果。

五、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快樂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能力。

六、解決煩惱的最佳辦法,就是忘掉煩惱。

七、笑看風雲淡,坐對雲起時。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 
不聞就是清淨,不看就是自在,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八、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九、今生註定我們什麼也帶不走,那就悟在當下,活在當下,笑在當下吧!

出處:網路

 

 

閱讀更多:

大學,不要太在意考試成績

新聞媒體報導的都是腥羶色的新聞,真正有用的知識藏在哪裡? 

網路上都查得到的知識,考試幹嘛還要背? 

畢業離校前一定要做的最後二十件事 

為了找到好工作,現在要做的20件事 

你的夢想扣掉了金錢還剩下什麼? 

成功不一定需要才能, 但必需要一個教練 

大學就像online game,大學你不可不知的遊戲規則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